您的位置:江西汽车网 > 商家新闻 > 车友活动 > 正文

格力启示:抢“风口”更要攻“关口”

2018-05-25 15:11:45来源:人民网-家电频道

近日于珠海举行的“新时代·让世界爱上中国造——格力2018再启航”梦想盛典上,格力对外公布了一批最新获鉴定的“国际领先”技术。其中,由格力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用高性能伺服电机及驱动器”经专家组一致认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伺服电机功率密度、过载能力等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真正的核心科技是买不来的,想要掌握核心科技,必须要通过自主研发。格力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用高性能伺服电机及驱动器的项目成果是我国制造业具有国际核心竞争力的体现,这对提升我国整体智能制造水平非常有利。”在科技成果鉴定会上,东南大学教授程明如是点评。

的确,伴随着全球工业4.0热潮的掀起,面对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等新瓶颈,发展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道必选题。当机器人时代渐行渐近,一场没有硝烟的机器人大战已悄然打响。然而有些尴尬的是,我国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消费市场,却不是机器人制造强国,一个突出表现即高端机器人仍然依赖于进口。

伺服电机及驱动器的差距,正是国产工业机器人向高端制造迈进的一只拦路虎。伺服系统作为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中的执行元件,是机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之一,可谓整个工业机器人的“心脏”。根据高工产研出具的《2017-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报告》,到2020年,预计6轴以上工业机器人年产5万台,按此需求量计算,需要伺服系统达到每年30万套,若将其它类型机器人全部进行统计,则数目更加庞大。前景看起来很美,现实却令人担忧:根据有关统计,目前在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85%的伺服电机是外资品牌,而本土企业,大多数仍处于研制试验阶段,几乎没有工业化的工业机器人伺服电机。冷冰冰的数字背后是我国机器人产业大而不强的现状。

“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发展,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变革的重要方向和竞相争夺的制高点,工业机器人则是发展智能制造的重要支撑。

而给机器人产业插上翅膀,先要给机器人装上一颗货真价实的“中国心”。众多周知,国产伺服系统存在产品体积大、运行精度低、响应速度慢、用户体验差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高性能伺服系统主要有三大技术瓶颈:伺服电机关键零部件缺少自主研发,结构小型化受限,电机功率密度较低;伺服电机关键设计及工艺技术缺乏深入研究,电机齿槽转矩等关键性能难以提升;伺服系统关键算法存在差距,响应速度慢、运行精度低。针对上述技术瓶颈,格力从功率密度、齿槽转矩、电流环设计等三方面入手,坚持不懈,攻坚克难。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近日,经上海电器设备检测所有限公司检验,对电机长度、功率密度等关键技术指标进行测试,格力伺服电机产品主要性能指标优于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其中,伺服电机功率密度、过载能力等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 水平,极大地提高我国机器人的市场竞争力。

从空调到机器人,一向敢作敢为的格力在跨界这条路上其实走得并非一帆风顺。面对从未涉足的领域、面对外界一度的质疑,格力选择边布局、边突围,因为自主创新,是董明珠的信仰,也是格力与生俱来的“成长基因”。即便董明珠曾坦言,这确实“很难”,也确实“来得很慢”,是在挑战自我,但是她更渴望的正是那种“创造性的”,“不跟随的”、“不依附的”贡献。此次格力完全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用高性能伺服电机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成功扭转了我国高端机器人用伺服系统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打破了国外品牌在高性能伺服系统产品上的技术垄断,这为中国智造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也是中国智能制造一次里程碑式的事件。

抢“风口”更要攻“关口”。如今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未来中国机器人能否弯道超车,诸如“大脑”“心脏”等卡脖子问题能否顺利突破是关键。而要真正取得突破,就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坚持自主创新。“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愿更多中国企业像格力一样扛起自主创新的大旗,让世界爱上中国造。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更多资讯>>资讯推荐